探秘長春汽博會品牌入場式背后的故事
熱情如火的七月,備受關注的第十四屆汽博會即將拉開帷幕。從1999年至今,已走過18個年頭的長春汽博會,又將為世人奉獻一屆充滿激情的“汽車盛宴”。
長春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文化發源于長春。由此,長春汽博會自誕生那一刻起,便刻上了濃濃的文化印記。依托這一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長春汽博會始終把鞏固、發展、弘揚汽車文化作為增強展會內涵,提升整體實力的重要內容,堅定不移地走“文化路”,打“文化牌”。長春汽博會在打造深厚的汽車文化內涵上位居全國同類展會第一。
展開頭腦風暴
國內首創參展品牌入場式
在建設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過程中,作為長春標志性展會——長春汽博會,應該向世界呈現怎樣的文化?又該通過何種形式將這種文化與展會巧妙融合起來?
早在本屆長春汽博會籌備之初,副市長賈麗娜就多次聽取市貿促會的相關工作匯報,多次強調,長春汽博會,要創新,要用長春的特色汽車文化彰顯城市魅力。
為了進一步提升汽博會的影響力,長春汽博會入場式工作展開了一次頭腦風暴。市貿促會國際會展部部長王冬梅可以說是對長春汽博會最為熟悉的人之一。 “每一屆都要有創新,有特色,這非常不容易。在上一屆汽博會閉幕后,我就開始為本屆車展的開幕做準備了。”王冬梅說,前兩屆汽博會開幕采取品牌入場式的形式開場,這是個創新,簡約又體現車展文明。這一創新得到了社會各界及參展商的一致好評。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創新,難度很大。“展會要創新,要有創意,要保證安全,最重要的要展示長春的汽車文化和城市風貌。”為此,入場式工作組成員提出了十多個開場方案,并多次召開相關會議研討。在一次次靈感火花的碰撞下,一個大膽的創意產生了:“可不可以讓參展的品牌汽車以不同方陣形式依次入場,在品牌入場式上集中亮相展示?”這個創意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品牌入場式創意是長春汽博會回歸車展本義,讓汽車成為展會主角的一次全新嘗試,通過這種形式向大家展示各種類型的參展汽車品牌,詮釋汽車文化。長春汽博會與眾不同之處就在于汽車文化,我們這座城市60多年積累積淀而成的汽車文化,給了長春車展無比旺盛的生命。所以借展會平臺,做大長春汽車文化品牌,這是長春汽博會的核心命題。
近20次專題會、8個工作小組精心打磨
打造長春汽博會又一新風景
“兩個多月里,入場式工作組成員不斷對這個創意進行打磨,經過近20場專題研會議研討之后,第十四屆長春汽博會品牌入場式的方案初步確定下來。”據王冬梅介紹,本屆汽博會品牌入場式將由前兩屆的靜態展示升級為動態呈現,將以有聲、有影、有互動的形式,以“講汽博故事,展車城風采”為主線,打造一屆獨具特色的參展品牌入場式。“我們目前設想是,約40至60個品牌各自派出代表性車型,以方隊的形式組團亮相。”這只是方案初稿,他們還在不斷修改中。
創意有了,但如何將創意變為現實,這個過程可謂充滿挑戰。
據了解,巡禮車走紅毯時間大約有10鐘,而場地寬度只有14米,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保證數十臺巡禮車順利完成品牌入場式,這個難度相當大。而且,汽博會上觀眾眾多,如何保證人身安全?一個個難題擺在了大家面前。“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以實干取勝。”王冬梅說。
在5日召開的專題會議上,20多位入場式工作組成員被分為8個工作小組,即搭建組、車輛組、宣傳組、音效組、觀眾組、接待組、稿件組、安保組。每個小組都按各自分工忙碌起來:需要進一步細化各自方案。認真準備相關預案;在氣溫高達30余度的戶外,搭建組成員頂著炎炎烈日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忙著布置活動現場;車輛組也不辭辛苦,一次次實地踏察活動場地,只為測量到最準確的數據;音效組細心為上場、啟動、行進等環節選定曲目,烘托現場氛圍……“之所以這么精益求精,對細節精心打磨,就是想通過長春汽博會,講好長春故事,將長春獨特的汽車文化呈現出來,并力求一屆比一屆做得好。”